万亿私域流量,品牌怎么才能玩好下半场

2022-02-10 16:04:04 魏鹏程 1
pic_002.jpg

"
2020年,可以说是私域流量真正被品牌重视的开端,突如其来的疫情给品牌带来了严峻的挑战。给品牌非常大的压力和困境,也激发了品牌更多的反思。现如今公域流量成本越来越高,品牌的私域经济有万亿的市场等待品牌的开发。越来越多的品牌认识到,私域流量是品牌非常重要的资产。现在,小程序经济圈已经进入了万亿规模体量,象征着品牌的私域流量从初级升级到更高的一级。
"

我们先简单说说什么是私域流量,私域流量就是品牌或者个人自己拥有的、免费的、可以反复利用、并能及时告知消费者的流量。说完私域流量,就要说一下和它对应的公域流量,公域流量,可以说是平台流量。它就不属于单个的个体,而是被集体所共有的流量,例如天猫、拼多多为主的电商平台,抖音、快手为主的短视频内容平台,知乎、b站等为主的内容社交平台等等。


pic_003.jpg


流量是互联网时代的概念,在零售中集中表现为品牌零售商和平台的关系。流量为王的思维就是互联网上半场经常说的,借助互联网用户的不断增长带来的红利,带来的电商品牌的繁荣。随着互联网的下半场到来,流量的成本越来越高,这种粗狂式的营销模式,很容易让品牌加大流量的投放力度,转化率却越来越低的怪圈。


私域营销就可以通过与消费者连接的触点,品牌就可以进行持续和深度的营销。不断的吸引消费者,创造可持续的私域流量。那如何和消费者产生触点呢,可以以公众号、订阅号信息为代表的线上触点,以扫码、智慧屏幕为代表的线下触点,以微信群、促销员为代表的社交触点,最后是以社交内容、IP内容为代表的商业触点。


完美日记私域流量以超级社群业态积累用户,可以最短、最直接的营销渠道了解消费者的反馈。通过超级社群为代表的私域业态,结合多元化的社交媒体,完美日记快速触达消费者并与之互动。现在完美日记全网拥有超过3000、4000多万粉丝。打造了真实、透明、有温度的品牌人格,很受消费者的喜欢。


pic_004.jpg


未来的私域流量,必定是新旧商业业态、线上线下相互融通的。承载了消费者不同场景下的消费需求,不同的商业之间的相互配合。


我们以微信讨论一下,随着公域流量瓶颈出现,私域流量下半场的最重要的趋势是微信加微信群,结合小程序、公众号的生态型竞争。尤其是小程序,在2020年腾讯数字生态大会微信项目介绍中,微信团队公布了小程序的数据,日活超过了4亿、产生了超百万级体量,第三方服务商数量超过了40000家,相关从业人数达到了536万。可见,未来小程序将成为品牌构建私域流量必不可少的工具。


pic_005.jpg


现在大部分品牌的私域流量都是在平台下面运转的,例如在微信、淘宝。一旦品牌的流量依赖于这些平台,品牌就容易失去根本的掌握权,就只能跟着平台的规则行事。


未来的私域流量可以是直面消费者,就是品牌自己独立研发产品、自己销售产品,不经过任何的代理商或者中间平台,直接在自己的网站或者自己的app上销售给消费者。这种流量模式才是100%的私域流量,是不要依赖于任何平台的。


这方面做的比较好的就是瑞幸咖啡,它需要消费者一定要下载app才能购买咖啡。目的就是将消费者吸附在品牌自己的私域流量上面。现在瑞幸咖啡已经摸索出一条门店+咖啡+私域的营销模式,这也是瑞幸咖啡从做假账到再次发展的关键原因。


pic_006.jpg


未来的私域流量可以从兴趣出发沉淀用户,当用户沉淀转化为粉丝以后,品牌可以从品牌影响力和产品服务推荐两个维度链接用户。通过数据分析针对性运营用户,在生态内形成电商闭环。品牌可以在短视频上面运用这样的营销方式。


品牌的私域流量不仅仅用来卖货,品牌在日常还要输出一些有意思的内容。未来品牌的私域流量会增加内容营销的预算。通过有意思的内容营销增强用户的粘性,引起消费者对品牌的兴趣和长期关注。未来的品牌私域流量的内容营销将贯穿品牌美誉度打造、留存老用户、促进新用户转化全链路,带动用户不断的消费增长。


私域流量会形成全链路营销格局,企业微信、腾讯广告、小程序、视频号、腾讯有数等能力升级。品牌通过广告营销引流、智慧运营提高服务客户的效率和针对用户服务的系统转化。


未来品牌通过私域运营,完全可以打破营销和销售的边界。品牌微商城小程序、企业微信工具等使用,再到营销赋能,导流、盘活私域、沉淀数据资产等一站式全链路营销智慧增长。微盟赋能蒙牛NiuBay全渠道引流沉淀、界界乐视频号直播、让私域运营更精细化提效就是很好的案例。

pic_007.png


小结:

未来品牌的私域流量运营,是可以通过微信公域流量、线上全渠道流量生态、线下流量补充,以此来构成私域流量的全链路营销格局。未来品牌的私域流量越来越会以人为本,围绕消费者进行营销宣传,给消费者带来长生命周期价值,最后消费者也会给品牌带来更长远的价值。




免责声明: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,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。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、编辑整理上传,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,不为其版权负责。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,请与我们取得联系,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。


首页
产品
新闻
联系